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研究院
為更好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廣東省科技廳、廣州市人民政府、廣州高新區、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簡稱“協同院”)于2019年8月29日發起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研究院(簡稱“研究院”),并與華南理工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澳門大學等灣區著名高校共建,與我國第一個綜合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立聯動機制,構建全球化協同創新體系,打造國際一流的“原始創新策源中心、新興產業培育中心、創新人才培養中心”。 一體化開展協同創新。以智能制造、光電、材料、醫療器械、生物醫藥、環境保護等為重點方向,與國內外一流大學、協同院合作研發引領性前沿技術;自建共建工程技術平臺,組建專職科研團隊,將前沿技術接續加速研發為原創性工程技術;通過技術入股組建企業,或技術轉讓、許可等形式,實施技術產業化,形成先進生產力。同時,與企業聯合開展產業鏈關鍵技術協同攻關,促進產業升級。 專業化培養創新人才。與國內外一流大學聯合培養創新創業研究生,學生在大學學習專業基本理論課,在研究院的相關平臺學習創新創業方法課和以真實項目為基礎進行實戰訓練,培養知行合一的高端人才,促進科技、經濟、教育深度融合。 市場化配置創新資源。組建知識產權基金以科研投資形式支持技術研發,組建產業加速基金以股權投資形式支持技術產業化,形成了覆蓋全創新鏈的資金鏈和市場化配置資源機制,促進了科技經濟融合。 目前,研究院與一批國際頂尖大學建立了官方合作關系,建成了多個技術研發平臺,每年實施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項目,培育了一批高成長性“硬科技”企業,培養了大批創新創業研究生,初步成為了大灣區重要的原始創新引擎。 研究院于2019年獲批建設“廣東省高水平創新研究院”、2021年獲批廣東省新型研發機構。 2021年10月21日,研究院與協同院共同攜活細胞超靈敏超分辨顯微鏡、智能呼氣分析精準診斷平臺、納米金屬透明電極、集成式智能電子皮膚等成果亮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向公眾展現了研究院在“十三五”期間科技創新領域取得的階段性成就,受到中央領導的高度肯定。 截至2022年11月,研究院通過協同院的全球化創新網絡,與斯坦福、密西根、牛津、北大、港科大等多所國際一流高校形成了緊密合作關系,累計啟動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項目30余項,涵蓋生物醫學工程、生物醫藥、新材料、環境保護和電子信息等領域,其中國際項目超過50%。已有“活細胞超靈敏超分辨顯微鏡”、“智能呼氣分析精準診斷平臺”等多項全球首創成果完成研發并進入產業化階段,設立的高科技企業中已有5家實現大額社會融資,成果轉化取得突出成效。
廣東-廣州 中新知識城粵港澳大灣區納米創新產業集聚區納米谷一期2號樓3樓
我已同意《使用協議》和《隱私政策》
微信“掃一掃”登錄
掃碼登錄 , 更快 , 更安全
登錄即視為同意《服務協議》及《隱私保護》
免費求職
專業招聘
優質服務
聯系電話:400-000-9885
今日招聘網是由濱興科技運營的人才網,未經今日招聘網同意,不得轉載本網站之所有招工招聘信息及作品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 330108000033號 增值電信經營許可證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新出發濱字第0235號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0571-87774297 donemi@163.com